丁工NX2406
NX2406及星空外挂的安装
NX2406角色设置及许可补丁加载
常用刀具的创建及使用场景
底壁铣
平面去毛刺
槽铣削
平面文本(2D刻字)
2D线框平面轮廓铣处理器
面铣-中间刀路
面铣-单向-往复
型腔铣
自适应粗加工
深度轮廓铣
区域轮廓铣
曲线驱动
固定轴引导曲线
清根铣-单刀路/多刀路/参考刀
3轴去毛刺
轮廓文本
钻孔
机床加工周期与单补移动
螺纹加工
孔铣
程序操作和刀轨编辑
ug仿真及过切检查
刀具库的创建及调用
加工模板的创建及调用
加工数据库的创建及调用
后处理的安装
星空外挂
程序优化
常用的7种倒角策略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加工模板的创建及调用
# 1创建4条工序 ## 底壁铣光平面 ### 创建工序 ``` 创建工序--底壁铣--确定--从刀库中调用刀具--库号输入D10回车--选中D10刀具--确定 ``` ### 主要: ``` 切削模式:往复 毛坯:厚度 每刀切深:0(光一刀)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部件顶面 ``` ### 非切削移动 ``` #进刀 【开放区域】 进到类型:线性 长度:50%刀具直径 高度:1mm 最小安全距离:无 【封闭区域】 进刀类型:与开放区域相同 #转移快速 【区域之间】 转移类型:上一平面 安全距离:1mm 【区域内】 转移类型:“进刀/退刀” 转移类型:上一平面 安全距离:1mm #公差和安全距离 内公差:0.01 外公差:0.01 #几何体 指定部件:工件 ``` ### 生成 ``` 生成刀路后看看有无问题,如果程序没有问题的话,就用CTRL+D把部件给删掉,然后给程序重命名为“光平面-底壁铣” ``` ## 深度轮廓铣精爬面 ### 创建工序 ``` 创建工序--类型“mill_contour”--深度轮廓铣陡峭--确定--从刀库中调用刀具--库号输入D10回车--选中D10刀具--确定 ``` ### 主要 ``` 陡峭空间范围:无 每刀切深:恒定0.1mm(精修) ``` ### 几何体 ``` 指定部件:工件 指定切削区域:框选整个图像侧壁和顶面 ``` ### 策略 ``` 层到层:沿部件斜进刀 斜坡角:3度 ``` ### 非切削移动 ``` 【进刀】 封闭区域进刀类型:与开放区域相同 开放区域进刀类型:圆弧 进刀半径:30%D 进刀高度:1mm 转移快速:将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转移类型都设为上一平面1mm的安全距离 ``` ### 生成 ``` 生成刀路后看看有无问题,如果程序没有问题的话,就用CTRL+D把部件给删掉,然后给程序重命名为“精爬面-深度轮廓铣” ``` ## 底壁铣垂直边螺旋 ### 创建工序 ``` 创建工序--底壁铣--确定--从刀库中调用刀具--库号输入D10回车--选中D10刀具--确定 ``` ### 主要 ``` 指定壁几何体:选择正方体侧壁4个面 切削模式:轮廓 毛坯:厚度 底面毛坯厚度:20 步距:%刀具平直 平面直径百分比:50%(螺旋不能超过50%) 每刀切深:1mm ``` ### 几何体 ``` 指定部件:工件 ``` ### 切削区域 ``` 精确定位:关掉 刀具延伸:100% ``` ### 策略 ``` z向深度偏置:0(不需要往下铣削1mm) 切削深度:按深度倾斜 ``` ### 非切削移动 ``` #进刀 【开放区域】 进到类型:圆弧 高度:1mm 最小安全距离:无 【封闭区域】 进刀类型:与开放区域相同 #转移快速 将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转移类型都设为上一平面1mm的安全距离 ``` ### 公差和安全距离 ``` 内外公差:都改成0.01 ``` ### 生成 ``` 生成刀路后看看有无问题,如果程序没有问题的话,就给程序重命名为“垂直边螺旋-底壁铣” ``` ## 钻孔 ### 创建工序 ``` 创建工序--hole_making--钻孔(第2个图标)--确定 新建刀具--类型hole_making--子类型STD_DRILL(第2个图标)--系统名称D10A118(直径10,刀尖角度118)--确定 ``` ### 主要 ```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孔 循环:钻 ``` ### 策略 ``` 顶偏置:0.5mm 底偏置:0.5mm ``` ### 余量公差和安全距离 ``` 内公差:0.01 外公差:0.01 ``` ### 生成 ``` 生成刀路后看看有无问题,如果程序没有问题的话,就给程序重命名为“钻孔-hole_making”,然后ctrl+D删掉部件。 ``` # 2创建工序文件夹 ``` 第一序 A1 A2 A3 第二序 B1 B2 B3 #创建方法如下 右键--程序顺序视图--创建程序--程序位置选择"NC_PROGRAM"--系统名称“第一序”--确定--确定 右键“第一序”--插入程序--系统名称输入“A1”--确定 用同样的方法在“第一序”下面创建A2,A3文件夹 ``` # 3编辑加工方法 ``` DRILL_METHOD:删掉,不需要 MILL_METHOD:删掉,不需要 MILL_ROUGH:粗加工余量改为0.3,公差0.01 MILL_SEMI_FINISH:中加工余量改为0.1,公差0.01 MILL_FINISH:精加工余量改为0,公差0.01 #操作方法 右键--加工方法视图--删掉不常用的两个方法“DRILL_METHOD”和“MILL_METHOD” 双击开粗方法“MILL_ROUGH”--部件余量改为0.3--内外公差都改为0.01--确定 双击中光方法“MILL_SEMI_FINISH”--部件余量改为0.1--内外公差都改为0.01--确定 双击精光方法“MILL_FINISH”--部件余量改为0--内外公差都改为0.01--确定 ``` # 4设置模板 ## 第1步将4个视图里的文件设为模板 ### 1将程序顺序视图里的工序文件夹设为模板 ``` 在程序顺序视图中按住shift键选中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所有文件夹并右键鼠标--对象--模板设置(默认模板窗口已全部勾选)--确定,如下所示: 第一序 A1 A2 A3 第二序 B1 B2 B3 ``` ### 2将机床视图里的刀具设为模板 ``` 右键--机床视图--按住ctrl键把刀具全部选中,然后鼠标右键--对象--模板设置(勾选所有选项)--确定,如下所示: D10 。。。(不要选择程序,只选刀具) D10A118 ``` ### 3将几何视图里的程序设为模板 ``` 右键--几何视图--按住shift键选中所有程序--然后鼠标右键--对象--模板设置(勾选所有选项)--确定,如下所示: MCS_WAIN -WORKPIECE -MCS_LOCAL 平面光刀(鼠标选中这项) 一刀流环切(鼠标选中这项) 垂直面环切(鼠标选中这项) 钻孔(鼠标选中这项) ``` ### 4将加工方法视图里的加工方法设为模板 ``` 右键--加工方法视图--按住shift键选中所有加工方法(MILL_ROUGH,MILL_SEMI_FINISH,MILL_FINISH)然后鼠标右键--对象--模板设置(勾选所有选项)--确定 ``` ### 5保存设置并关掉ug ``` 文件--保存--另存为--保存位置选择桌面--文件名称mb--确定--关闭ug软件 ``` ## 第2步修改UG内部文件 ### 1粘贴模板文件到ug模板文件夹 ``` 打开CAP工具箱--点击加工模板按钮打开存放位置文件夹(D:\Program Files\Siemens\NX 2406\MACH\resource\template_part\metric)--将保存的模板文件复制到此文件夹里 ``` ### 2设置模板变量路径 ``` 打开CAP工具箱--点击加工菜单按钮打开文件夹(D:\Program Files\Siemens\NX 2406\MACH\resource\template_set)--用记事本打开文件“cam_general.opt” 在##下面追加一行路径并保存:${UGII_CAM_TEMPLATE_PART_METRIC_DIR}mb.prt ``` ### 3打开UG编程 ``` 进入建模模块随便画一个实体模型--应用模块--加工--此时你会在“要创建的CAM组装”里看见mb--选择mb--确定 #光平面 复制平面光刀程序到A1下面,然后指定切削底面和部件后直接生成程序 #铣侧面 复制“垂直边螺旋-底壁铣”刀A1下面,然后指定壁几何体(正方形的4个侧面)和部件后,直接生成刀路。 ```
tyjs09
2025年7月17日 09:36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