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工NX2406
NX2406及星空外挂的安装
NX2406角色设置及许可补丁加载
常用刀具的创建及使用场景
底壁铣
平面去毛刺
槽铣削
平面文本(2D刻字)
2D线框平面轮廓铣处理器
面铣-中间刀路
面铣-单向-往复
型腔铣
自适应粗加工
深度轮廓铣
区域轮廓铣
曲线驱动
固定轴引导曲线
清根铣-单刀路/多刀路/参考刀
3轴去毛刺
轮廓文本
钻孔
机床加工周期与单补移动
螺纹加工
孔铣
程序操作和刀轨编辑
ug仿真及过切检查
刀具库的创建及调用
加工模板的创建及调用
加工数据库的创建及调用
后处理的安装
星空外挂
程序优化
常用的7种倒角策略
5种清角加工方法
六种刻字加工方法
倒扣加工的6种方法
4种孔铣方式
2种添加刀补的方法
3种孔选择方法
底壁铣策略的异常处理
平面铣策略的异常处理
自适应粗加工策略的异常处理
型腔铣策略异常处理
深度轮廓铣策略异常处理
曲线驱动策略异常处理
定向侧铣头
万向侧铣头
卧式加工中心编程方法
产品翻面编程方法
实战案例1CAD转UG图档加工
实战案例2正面开粗精修
实战案例3-全曲面产品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实战案例2正面开粗精修
## 工艺分析  装夹:底面垫块防止刀具加工到工作台,毛坯料长宽高单边各留0.2mm余量用于精光,底面不留余量 光顶面:采用D40的可转位铣刀光面(铣刀直径宜比切削宽度大30%左右) 光侧面,开粗:腔体拐角R13,采用D20的铣刀先光侧壁再开槽 清角:最小腔体拐角R3,采用D6铣刀清角 沉头孔:D24沉头孔用开粗时的D20立铣刀,D17沉头孔用一把D12的立铣刀进行孔铣 通孔:D22的通孔也使用开粗时的D20立铣刀行孔铣 其余小孔:⌀8,⌀10,⌀13.8的孔使用D8,D10,D13.8钻头进行钻孔 钢件: 粗加工:表面速度120,每齿进给0.06,每刀切深为刀具直径的1/5 精加工:表面速度1100,每齿进给0.03,每刀切深为粗加工切深的1/5 ```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inuxtang001.pr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ce_bL7qXPSzDLD5WfwpHQ?pwd=abcd 提取码: abcd ``` ## 精光顶面 ``` #底壁铣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顶面 将底面延伸至:毛坯轮廓 切削模式:往复 步距:65% 每刀切深:0 z向深度偏置:0 内外公差:0.01 表面速度:150 每齿进给:0.05 ``` ## 精光侧面 ``` #复制底壁铣工序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无需指定 指定壁几何体:选择一圈侧壁 使用与部件相同的璧余量:勾选 开放区域进刀类型:圆弧 表面速度:150 每齿进给:0.05 ``` ## 开粗 ``` #型腔铣 切削模式:跟随周边 步距:65% 每刀切深:0.8 表面速度:100 每齿进给:0.15 刀路方向:自动 切削顺铣:深度优先 过程工件:使用3D 使用底面余量与侧面余量一致:勾选 部件侧面余量:0.3 内外公差:0.01 ``` ## 清角 ``` #复制开粗程序 选项--定制对话框--搜索参考--展开浏览器--添加参考刀具到主要模块里 加工刀具:D6 参考刀具:D20 步距:50% 每刀切深:0.4 指定修剪边界:把文字区域以外的刀路全部修剪掉 表面速度:100 每齿进给:0.15 非切削移动里的光顺打开,并将光顺最大步距改为300% ``` ## 铣孔 刀具:建议刀具直径取孔径的50~80%(直径22的孔取值11mm–17.6mm之间) ### 通孔 ``` #孔铣 创建工序--孔铣--刀具D12--确定 刀具:D12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4个通孔 部件侧面余量:0.3 #策略 每转深度步距:5~10%(粗加工),精加工是1~3% 轴向步距最大距离:分层切削时的每层深度(轴向步距最大距离/每转深度步距=每层分多次旋转完成切削) 径向步距最大距离:50%(径向步距 = (孔径 - 刀具直径) / 刀路数),即1刀切完 #非切削移动 光顺:勾选 ``` ### 大沉头孔 ``` #复制上一工序(孔铣) 刀具:D12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大沉头孔,并把钻孔深度改为12.2(底面保留0.3mm余量) ``` ### 小沉头孔 ``` #复制上一工序(孔铣) 刀具:D12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大沉头孔,并把钻孔深度改为8.7(底面保留0.3mm余量) ``` ## 钻孔 ### ⌀13.8通孔 ``` 插入工序--钻孔--刀具D13.8A118钻头--名称钻13.8通孔--确定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孔 过程工件:使用3D 表面速度:100 进给率:0.154 内外公差:0.01 顶偏置:3 底偏置:0 ``` ### ⌀10通孔 ``` 复制上一工序并把刀具改为D10A118钻头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D10的孔 ``` ### ⌀8通孔 ``` 复制上一工序并把刀具改为D8A118钻头 指定特征几何体:选择D8的孔 ``` ## 精修 ### 槽1底 ``` 创建工序--底壁铣--刀具D20--确定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槽底 最终底面余量:0 切削模式:跟随周边 壁余量:0.3 切削模式:轮廓 每刀切深:0 表面速度:150 每齿进给:0.05 非切削移动进刀:封闭区域与开放区域相同,开放区域进刀为圆弧 内外公差:0.01 ``` ### 槽底2 ``` 复制槽底1工序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文字区域底面 指定壁几何体:选择腔体一圈侧壁 ``` ### 槽底3 ``` 复制槽底1程序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槽底 指定壁几何体:选择腔体一圈侧壁 策略--刀路方向:向内 非切削进刀类型:线性,封闭进刀类型与开放相同 ``` ### 槽底4 ``` 复制槽底2工序 指定切削区域底面:选择槽底 指定壁几何体:选择腔体一圈侧壁 ``` ### 光4个槽的侧面 ``` 分别复制“槽1底”,“槽2底”,“槽3底”,“槽4底”程序, 然后将壁余量都改为0,将切削模式改为轮廓,将切削区域里的延伸改为100%(其中槽底2要将刀具改为D6) ``` ### 精修4个通孔 ``` 复制“通孔”,粗加工程序,并把部件侧面余量改为0 策略里的轴向步距改为50(直接用侧刃精修孔壁) 表面速度:150 每齿进给量:0.03 ``` ### 精修大小沉头孔底 ``` #分别复制大小沉头孔开粗程序并进行修改: 指定特征几何体:把深度都改为实际的沉头孔深度,过程工件改为“使用3D” ``` ### 精修大小沉头孔侧壁 ``` 复制“精修大小沉头孔底”程序,并将侧壁余量都改为0 ``` ## 刻字 ``` 创建工序--平面文本--刀具D10A45--确定 指定制图文本:选择字体 指定底面:选择腔体底面 文本深度:0.2 每刀切深:0.1 主轴转速:3000 进给率:300 进刀类型:插削 转移快速:区域内直接,区域间为上一平面1mm 内外公差0.01 ```
tyjs09
2025年8月19日 16:3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北京二手设备回收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